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中国制造2025,创造更大人才红利,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的文件精神,落实《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执行方案》,推动学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江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的现状
(一)发展基础
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学校占地面积309217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81536.84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44744.71平方米,固定资产10391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33.58万元。校内实习实训基地3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个。开设机电、钳焊、电 子电工、数控技术、模具钳工、计算机及应用、旅游与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冶金机械、炼钢、轧钢、炼铁等40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4250人,校内专任教师612 人,企业外聘教师22人。校内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64.8%,高级职称比例30.86%,硕士学位比例21.6%,双师素质比例56.2%。
“十二五”期间,学校夯实基础、砥砺前行,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建设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办学过程中的贯彻,确保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思路的落实,确保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学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立足地方、面向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是坚持改革创新促发展,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矛盾和难题,激发推动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与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优质职业学校的奋斗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成果和申报项目不多。实质性开展并可推广利用的教改课题少,教师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少,师生各类技能竞赛成绩还不够突出,申报上级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不多,满足不了学校内涵建设需求。二是办学特色尚不鲜明。专业建设成效不够显著,特色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成效。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办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没有及时总结,缺乏特色凝练。 三是高素质领军型人才不够。缺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领军型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仍显薄弱,教师“双师型”比率不高,企业实践经验需要丰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四是管理效能不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担当意识、务实精神还不够强,部分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狠抓落实。五是办学资源不足。办学条件与学校的发展要求和师生员工的期盼存有差距,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面临形势
今后五年是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从总体上看,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1.面临的新机遇
(1)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江西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2)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更加明显。国家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维必将对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职业院校功能定位更加清晰。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2.面临的新挑战
(1)招生工作仍然面临较大压力。校际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招生工作将面临较大压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必须在拓宽招生路径和生源渠道以及社会培训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2)学校内涵建设还需不断夯实。品牌特色专业数量少,特色专业优势不明显;教育教学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入,教科研力度亟待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双师型” 教师比率不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办学资金制约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新一轮职业院校间的激烈竞争将会加剧。学校目前还在攻坚克难建设阶段,内涵建设和学校发展受办学资金制约的矛盾依然存在。
(4)校企合作一头热现象仍然突出。从宏观政策上看,职业院校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从学校层面看,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有待创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影响社会服务内容、数量和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 1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执行方案》(试行)(赣教职成字〔2016〕33号)为指南,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以立德育人为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皇冠428428娱乐娱城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对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落实“需求导向、自皇冠428428娱乐娱城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参照《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执行方案》(试行)标准体系,通过“诊断——分析——改进——提高”的工作循环,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步入良性的“质量改进螺旋”。总体目标任务如下:
1.建立目标链和标准链。以保证学校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的基础上,以教学诊断与改进为抓手,打造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全面落实学校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目标。
2.建立“8字质量改进螺旋”运行机制。建立学校和部门“8字质量改进螺旋”自主诊改和考核性诊改制度,以学校诊改平台数据为支撑,落实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形成周期性、常态化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
3.初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质量文化。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诊改要求,推动学校和部门两级诊改,形成“皇冠428428娱乐娱城的部门皇冠428428娱乐娱城负责”、“皇冠428428娱乐娱城的工作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做主”的质量文化。
(二)具体任务
1.建立常态化可持续诊改工作机制
以自皇冠428428娱乐娱城诊改为手段,第三方协同参与,自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改工作,逐步建成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诊改制度体系,建立学校、部门两级常态化、富有自主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诊改工作机制,3年循环一次,把教学与管理工作做得更加规范、精细、到位,确保诊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完善的目标和标准体系
依据学校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实施以“五横五纵一平台”为质量保证逻辑结构,以8字质量改进螺旋为质量诊改路径(见图1),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上升。五横——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诊断项目,每个诊断项目按质量计划(设计目标)、质量控制(实时监控)、质量提升(诊断改进)步骤展开。五纵——决策指挥(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协调管理等)、质量生成(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等)、资源建设(组织、人事、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储存、使用与管理等)、支持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合作平台、数字化校园建设、安全保障等)、监督控制(质量数据、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质量报告、预警发布等)。使学校管理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全方位得以诊改,质量意识、管理意识显著加强,标准内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1)编制发展规划,形成目标体系。包括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子规划以及年度实施计划;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2)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岗位工作标准、教学标准、教学管理、教师发展标准和育人标准。
(3)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制度体系、诊改工作制度、运行机制。
(4)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过自主诊改,强化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和内部质量管理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数据开放共享、即时采集,具有预警功能,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的全覆盖。通过数据系统建设,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同时,编制质量手册,利用信息化平台监控教学运行过程,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
4.增强办学特色和社会服务能力
以诊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好新钢集团公司、江西铜业集团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利用学校师资、实训设备等资源为新钢集团、江西铜业集团开展职工培训、岗位操作技能训练、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咨询等服务,实现企业盈利;另一方面学校利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场所共同参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谋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校企两个优势,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四、工作措施
1.启动宣传
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学习考察、邀请专家举行讲座,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学习诊改有关文件和方案,领会精神,充分认识到诊改工作的重要意义。开辟网上专栏,加强诊改工作动态宣传和交流。
2.顶层设计
实事求是制定好学校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明确的诊改时间表和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定位和特色的目标,建立完善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体系,建成常态化诊改制度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诊改工作机制。
3.自皇冠428428娱乐娱城诊改
组织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分阶段进行自皇冠428428娱乐娱城诊改,进行全面自主诊断、客观深入分析,找出本部门的问题和短板,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或实施意见建议,限期进行实施,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写出自主诊改报告、诊改措施实施总结报告。
4.考核评价
自主诊改过程接受学校专家委员会指导,诊改办公室对每一诊改阶段进行督查、考核,并形成“诊断——分析——改进——提高”的工作循环。部门诊改结论与部门考核挂钩;个人诊改结论与个人职务晋升、聘任挂钩。
5.自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复核
学校定期组织专家对诊改工作进行复核,对照诊改结果出具复核报告,分为“有效”和“待改进”两种并提出意见反馈, 进行再诊改。
五、组织实施
(一)成立诊改工作领导机构
成立由皇冠428428娱乐娱城-(长春)有限公司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诊改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统筹安排部署、协调推进学校诊改工作。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诊改日常工作。
1.诊改领导小组
组长:皮霞 谢赞忠
副组长:李茂旺 谢翀 马群 彭全 陈爱华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组织领导学校教学诊改工作;周期性组织召开教学诊改工作例会,顶层设计诊改方案;审核部门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并提出改进措施;统筹协调推进诊改工作。
2.办公室
主任:宋永清
副主任:沈有专 徐裕和
成员:阮红萍 潘有崇 董洁 周维 邹时敏 肖晓光 张杰
职责:落实诊改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负责教学诊改工作日常运行;汇总各部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协调各部门诊改运行情况;撰写学校诊改工作报告;报送相关数据和材料。
3.成立诊改工作专家委员会
主任:谢赞忠
副主任:李茂旺 陈爱华
成员:宋永清 赖菁菁 徐裕和 曹春宜 孙毅 龚令根 陈耀新 邓沪东 潘山 敖卫东 曾伟勇 肖业文 董洁 刘辉杰
职责:研讨学校诊改工作,并对学校诊改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指导和实施诊改业务培训。
4.专项工作组
(1)体系构建组
组长:宋永清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周维
负责研究诊改体系建设方案、指标体系、工作标准的起草和建设等工作。
(2)制度建设组
组长:赖菁菁
成员:邹时敏以及各部门工作人员一名。
负责研究、起草、审核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等工作。
(3) 信息化建设组
组长:潘山、董洁
成员:各部门工作人员一名
负责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完善校内全覆盖、多功能质量信息化平台;国家数据平台以及校本数据平台的填报、统计分析、复核与修改工作。
(4)文化建设组
组长:潘山
成员:各部门工作人员一名
负责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制定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二)组织培训
1.实施分层级诊改培训。一方面通过分层级选派教师、中层干部、校领导参加国家和省级层面的诊改培训,树立诊改理念;另一方面,依托校内诊改专家实施校内全员培训,使人人知诊改、参与诊改。
2.开展周期性诊改培训。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和部门工作计划,运用诊改理念,建立工作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重点轮训质量管理人员、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人员、校内数据管理平台人员。
(三)搭建诊改平台,建设智慧校园。依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建立目标和标准体系,梳理工作流程,确定质控点,找准量化指标,形成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且具有学校特色的指标体系;建立适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诊改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并能和国家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对接和数据转换;建立数据采集管理办法,确保数据采集准确、完整和及时。
(四)实施诊改
1.学校层面诊改。学校实施落实年度部门工作计划考核性诊改,将落实情况与过程管理成效作为部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考核性诊改将目标任务分成两类(A类和B类),A类是学校“十三五”期间要达成的目标任务,B类是指部门自定的任务。各部门依据年度考核任务,编制《部门年度工作任务考核性诊改表》。学校人事处协同诊改办、信息中心,按照诊改实施周期节点,对部门落实诊改任务进行考核性诊断,编制考核性诊改报告,向部门反馈诊断意见,各部门依据诊断意见,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方案,实现改进提升,修订改进下一轮考核目标,组织开展下一轮考核性诊改,形成“目标标准、预警监测、诊断改进”质量螺旋递进的常态化考核性诊改机制。
2.部门层面诊改。部门依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编制《部门年度工作任务考核性诊改表》和自主诊改实施方案,在部门负责人组织下,通过监测预警和过程数据的分析应用,提升日常管理质量。部门分周、月、季、学期四个不同周期对部门工作进行自主诊改,形成部门自主诊改工作流程,从而推动部门工作质量螺旋上升,不断构建有部门特色的“皇冠428428娱乐娱城的部门皇冠428428娱乐娱城负责”和“皇冠428428娱乐娱城的工作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做主”的部门诊改质量文化。
3.专业诊改。根据国家和江西省关于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相关规定,制定《专业诊改制度》,明确学校专业诊改相关流程。每年所有专业必须进行调研,分析市场需求、就业市场状况,对毕业生跟踪调研、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学生能力测评和学生学业情况分析,撰写调研分析报告和基于数据分析的专业质量分析报告,以此作为专业设置调整、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修正的依据。
4.课程诊改。一方面,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习达标率、课程考核性结果,教研室编制课程质量分析报告,作为课程诊改依据;另一方面,制定《课程诊改制度》,加强课程建设管理,落实各专业课程建设任务,明确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诊改效果的达成与教师评优评先、绩效考核挂钩。
六、机制建设
(一)诊改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学校自主诊改运行机制。以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为基本依据,自主开展教学诊改工作,自主诊改工作周期以三年为上限。
(二)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1.制度保障
将诊改工作纳入到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进行顶层设计,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定位和特色的目标体系,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制定校本化的诊改制度。
2.经费保障
学校将投入80万元作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项资金,为学校数据管理系统和诊改平台的开发维护、质量管理政策的研制和实施、质量管理培训等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做到专款专用。
3.激励保障
将诊改工作与年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和考核评价挂钩。以诊改为手段总结学校、部门与个人年度工作,制定下年度工作计划;部门诊改结论与部门考核挂钩;个人诊改结论与个人职务晋升、聘任挂钩。
(三)纪律与监督机制
1.制定诊改工作纪律制度
为了保证诊改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制定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纪律制度。坚持实事求是,确保诊改质量,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虚假和浮夸现象。
2.强化诊改信息公开
建立诊改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学校诊改工作网页,将有关诊改工作的政务信息及时发布,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将有关诊改工作的材料在学校网站和省厅诊改工作网上第一时间发布。
七、进度计划
本进度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进行调整。